查看原文
其他

徐信忠:资本与科学如何推动科技创新

光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23-09-17

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国际投资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资本市场如何成为科技创新的催化剂,二者如何有机结合,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是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

 

对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徐信忠教授在光华思想力公开课上表示,资本的作用在于推动企业转化基础科学技术,发挥企业的创新作用。

 

不同经济体的创新和资本支持模式并不一致

 

过去4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从一个世界“经济小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当时尽管是一个人口接近10亿人的国家,但是GDP只有当时拥有人口2.2亿人的美国的GDP大概1/15分左右。仅仅过了40年,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超过了27国的欧盟,也达到了美国的2/3。


 

尽管中国的GDP总量是全球第二,但是我们加一个词之后,也就是人均之后,依然在全球排70位、80位左右。美国人均GDP到62000美元左右,中国只有9000多美元,中国人均GDP还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

 

那么,未来40年,中国要从经济大国成长为经济强国,靠什么?

 

徐信忠教授给出的答案是:惟有创新。创新有两大不可缺失的元素,第一是基础科学的研究,第二是企业把这些科学家的发明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为人类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由此延伸的两个问题是:第一,企业作为基础科学技术转化的载体,能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创新作用;第二,我们大学的教授们,能不能创造知识,扩展知识的边缘。而决定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是资本体系。

 

他分析,资本的作用在于推动企业转化基础科学技术,发挥企业的创新作用。当前,世界上引人注目的三大经济体的创新和资本支持模式并不一致。全球互联网企业主要来自美国,如亚马逊、谷歌、Facebook。美国市值最高的5家企业中3家是互联网企业,另外2家是微软和苹果。


 

美国实现的是颠覆性创新,它背后的资本体系主要靠VC/PE以及一个成功的纳斯达克市场;而在相对传统的行业,德国和日本全面领先,德国和日本的企业的创新优势在于实现连续性创新,对应的则是以银行机构为主体的间接金融体系。

 

在德国和日本,银行不仅是大债权人,同时往往是企业的主要股东。银行为企业提供了“长期”资本,企业考虑的是长期的发展与竞争力,从而投入大量资本进行研发。而银行更是在企业遇到困难时给予企业全力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总之,银行的行为是“逆(经济)周期”的。

 

在中国,企业主要依靠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依然发挥次要作用。科创板的设立能为中国企业创新发挥关键作用,但科创板比主板更加难于成功,因为科创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远远严重于一个成熟行业的企业。搞好科创板当务之急是科创板的监管,尤其是科创板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和公允性。

 

如何促进中国基础科学的研究

 

决定一个企业的创新,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乃至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是资本的选择,一个好的资本市场决定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企业作为科学和技术转换载体的功能,但创新更重要的要素是基础科学的研究。

 

徐信忠教授分析了2001年-2017年自然科学诺贝尔获奖和2009年-2018年中美学者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我国在过去10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离世界一流水平依然遥远,尤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在全球的顶尖科学家中,美国科学家接近一半。


 

中国要变成一个世界经济的强国,没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是不可能的。如何才能促进中国基础科学的研究,徐忠信认为,要给予大学教授们一个“宽松”和“寂寞”的环境。让年轻的教授们有体面的生活,静静的在校园里连续30年、50年做他们喜欢的东西,做那些所谓“无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世界领先的科学发明,这才是国家科学未来的希望。

 

他表示,“我永远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我们过去40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到来”。


 

徐信忠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曾任英国Lancaster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英国中央银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局金融经济学家。曾任中国金融学年会首届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金融学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徐信忠教授取得北京大学学士(1985),Aston大学MBA(1989)和Lancaster大学金融学博士(1993)。主要研究领域是公司治理、行为金融和金融工程。在国际和国内一流学生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包括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在国际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350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二项,创新群体项目一项,杰出青年项目一项。


相关链接:

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企业靠什么逆袭?@北大光华思想力公开课广州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